□晨報記者 崔翼琴
  “牆角數枝梅,凌寒獨自開。遙知不是雪,為有暗香來。”伴隨悠揚的古樂,華江小學合唱團的學生頷首微笑,娓娓唱出優美的古詩旋律;舞蹈團的學生舞動扇子,將古詩《明日歌》用歌舞的形式表現出來。將古詩以“唱詩班”的形式引入課堂,目前,嘉定已在76所中小學(中學37所、小學39所)進行推廣。而在嘉定二中,以德、禮、義等為主線的“公民道德修身課”正在浸潤高一學生的心田。
  嘉定區教育局局長姚偉表示,嘉定區近年來著力對師生進行民族文化的教育,除了“唱詩班”、“公民道德修身課”,如今南翔小學的民樂、清水路小學的滬劇、方泰小學的篆刻、綠地小學的京劇、曹王小學的風箏,都形成了系列教材,推廣中國傳統文化已成嘉定區品質教育的一張新名片。
  分年級制定吟唱活動
  將古詩以“唱詩班”的形式引入課堂,是嘉定區教育局推廣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項嘗試。作曲家易鳳林攜手詞作家王威爾創作出《中國唱詩班——中華優秀傳統詩詞“詩樂啟蒙”》作品。華江小學在語文、音樂教學中滲透,以及合唱團、舞蹈團等引入的《明日歌》、《元日》、《梅花》、《飲湖上初晴雨後》 等詩歌樂曲均出自其中,第一輯共16首歌曲。
  “以‘唱詩班’引領學校文化建設,短短半年已初見成效。”華江小學校長朱曉露說,“學校分年級制定了《三字經》、《弟子規》、《唐詩宋詞》等吟唱活動,學生通過讀、吟、唱、舞、畫等形式感受古詩詞的意境和韻味。不久前還將一曲《憫農新傳》編成了音樂劇。”
  “唱詩班”在多校推廣
  2010年5月,“中國唱詩班”教學實踐活動在新成路小學成功展示,這些根據中華古詩詞創作的兒童音樂作品正式步入校園。時隔半年,“中國唱詩班”被嘉定區教育局正式列為區本音樂教材,自此,一個個形式多樣的“唱詩班”在嘉定如雨後春筍般涌現。
  嘉定區教師進修學院小學音樂教研員劉婧介紹,“‘中國唱詩班’在各所中小學以各種形式呈現,低年級的學生開了唱游課,學生邊吟唱邊加入肢体律動和表演; 三年級到七年級在此基礎上加入美術、色彩啟發; 在八年級到高中則實現藝術大綜合。”
  目前,“中國唱詩班”正式教材和第二輯正在緊鑼密鼓籌備中,16首古詩也將以二胡、塤、巴烏、葫蘆絲等16種中國傳統樂器演奏形式向學生拓展呈現。
  99個故事詮釋中華美德
  當中小學生在吟唱古詩時,嘉定二中的高一學生正在課堂里聆聽校長周鳳林的“公民道德修身課”。8年來,周鳳林堅持走上三尺講臺,每隔一周給全體高一生上這堂必修課。
  “中國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和優秀文化傳統的國家,傳統道德經過千百年的積澱,有些光輝思想構成了民族之魂,在今天仍然值得繼承和發揚。”周鳳林介紹,課上他不避諱向學生擺出現實的社會矛盾,用古今中外99個故事詮釋修德、愛國、責任、誠信、博愛、孝敬、謙和等主題,課程評價方式則是期末寫篇體會。
  2012年5月,在該校對高三畢業生的一項“高中階段教育活動開展成效問卷調查”顯示,42.3%的學生認為“公民道德修身課”對他們自身做人起到正面引導作用,遙遙領先於其他選項。
(原標題:唐詩宋詞響徹嘉定76所中小學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gu28gulhhz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